網路購物最不喜歡看到的2個字就是「缺貨」,如果不想等待,大部分消費者會直接尋找其他有貨的店家。這對電商網站來說同樣感到煩惱,畢竟走了顧客、損了利潤。
這正是法國新創Stockly想解決的問題,過往品牌端只能跟自己的上下游調貨,而Stockly便是以「共享貨源」的方式,為品牌媒合多個零售商,讓電商平台可以無限調貨,庫存永遠保持充足。
電商平台使用Stockly的服務後,消費者只要下單網站上原本缺貨的商品,Stockly會立即用AI自動要求零售商寄送商品,讓缺貨再也不會發生,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迪卡儂都是Stockly的合作對象。
亞馬遜成市場霸主,中小型電商網站難以抗衡
根據數據統計網站Statista指出,截至2022年7月,歐洲電商市場每月訪問量佔比最大的就是亞馬遜,總計10億;接著第二名eBay的訪問量為5億、第三名則是手工藝買賣平台Etsy,訪問量3億,可見亞馬遜在歐洲市場之龐大市場規模。

「亞馬遜在美國佔很大一部份的市場份額,同時逐漸壟斷歐洲電商市場,亞馬遜能這麼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有很大的庫存量。」Stockly創辦人Eliott Jabès指出現今電商市場的問題。
他表示,有30%消費者因電商網站顯示缺貨,放棄購買商品,這對電商網站來說有3大損失:一是錯失消費機會、二是拙劣的消費體驗、三是浪費行銷經費。
Eliott Jabès於是期望想出一套解決方法避免電商網站流失消費者,「這問題在疫情期間變得更有商機,當時許多公司都面臨供應鏈問題,但又不想錯過銷售機會。」

Stockly「共享貨源」,電商再也不缺貨!
2017年,Eliott Jabès創辦Stockly,協助電商網站調動多個零售商的貨源,避免發生缺貨而無法販售的窘境,「我要讓電商即使在缺貨的情況下,也能銷售產品。」
只要有消費者下單網站上正缺貨的商品,Stockly透過串接電商網站後台的內容管理系統(CM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AI馬上尋找鄰近消費者取貨位置、交貨時間最快的零售商,並請零售商直接發貨。
如此一來,Stockly便能讓電商網站永遠保持「不缺貨」的狀態;對零售商來說,Stockly相當於下訂單的一般顧客,可以幫助零售商減少庫存,並輕鬆提升利潤,實現電商網站、零售商、顧客三贏。

只要電商網站是利用Stockly的調貨系統來販售商品給顧客,便會拿到一筆佣金,銷售額則歸屬給發貨的零售商,Stockly則從每筆訂單抽取0至2%利潤,「我們更願意做大量的業務而不是大量的利潤。」Eliott Jabès說道。老佛爺百貨客戶經理Ségolène Houssay表示,Stockly能防止品牌自己購買庫存,但不確定能否出售的風險,幫助提高顧客滿意度。
Stockly客戶包含巴黎老佛爺、迪卡儂,未來朝化妝品、香水擴展業務範圍
迄今為止,Stockly採用B2B商業模式,顧客包含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迪卡儂及法國平價鞋款品牌Jonak等電商網站,鎖定在自有品牌及庫存的商家,而不是像蝦皮給予賣家和買家自主交易的平台。
今(2022年)9月,Stockly從Eurazeo、Daphni等投資公司募資1,200萬歐元(約等於新台幣3.75億元)。目前Stockly主要提供的庫存以時尚產業為主,Eliott Jabès期望未來能再擴增服務範圍,添加化妝品、香水等其他領域。
參考資料:TechCrunch1、TechCrunch2、Fashion Network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文章來源:Meet創業小聚
作者:溫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