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再約」都是假的?Howbout 解決揪團最困難的「喬時間」,吸引 30 萬人搶當團主

「有很多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工作更有效率,但卻沒有一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社交時的邀約安排。」Neil Tanna 說道。目前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工作軟體,主打增進工作效率,不過說到社交生活,卻少有「出遊行程擬定、提升朋友邀約效率」的工具。

英國新創 Howbout 專門為主揪解決「決定出遊日期」這檔苦差事,讓你一次看見所有朋友的行事曆,直接找到大家的空檔,創立六福村行、日月潭行等以活動為名的群組,方便用戶討論投票行程、整理活動地點等細節。

Howbout app functions
英國新創 Howbout 讓你一次看見所有人的行事曆,尋找聚會時間,創建活動群組。 (Photo Credit: Howbout)

在 WhatsApp、Signal、LINE 群組揪好友太麻煩,時間、地點、參與人數喬半天

Howbout 創辦人 Neil Tanna 大學畢業後,發現邀約朋友出門是一件越來越困難的事情,「在大學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自由,住在附近,約大家出門很容易。畢業後,大家搬得更遠、人也變得更忙,大家的事情多了很多。」他的心中也默默種下一顆創業種子。

Neil Tanna 點出的問題無疑是許多人曾遭遇的經驗,通常大家在 WhatsApp、Signal、LINE 群組提出邀約時,光是聚會時間就可以喬很久,最後只好列出一至兩週的時間段進行投票,但問題就在於,當投不出大家皆有空的時間時,又要重開一次投票,或是有人有事晚到,需要特地在群組說一聲。

投票之後,還有一連串的地點、聚會地點等資訊需要討論,但在討論期間,群組內又可能夾雜其他閒聊、生活分享訊息,導致訊息被洗掉,一趟出遊行程就有可能無意間默默石沉大海,沒有討論結果。

擔任律師的 Neil Tanna 主攻商事法,專注於科技、媒體、電信產業,過去也協助新創募資,對於商業世界、新創產業有一定程度的涉入與理解。直到 2018 年,他的母親罹患癌症,他說:「直到那一刻我才終於明白了『生命太短暫』這句話。」Neil Tanna 於是下定決心把握人生剩下的光陰,專注於自己熱愛的創業題目上,在 2019 年創立 Howbout。

Founder of Howbout - Neil Tanna
Neil Tanna 過去擔任律師,專門協助新創募資等工作。 (Photo Credit: Howbout)

Howbout 讓你一眼找到最佳聚會時間!

Howbout 是個集結了 Facebook 的活動與社團、LINE 通訊以及行事曆功能於一身的一站式活動揪團 App。用戶不必在行事曆、LINE 等不同軟體間來回切換查看時間,就能直接確定所有朋友的日常行程,同時敲定行程、地點、參與人數等瑣碎細節。

用戶首先在 Howbout 連結自己的 Google 行事曆,分享給朋友查看,如此一來,每個用戶的 Howbout 行事曆上,便出現所有朋友的行程,接下來創建活動後,即可邀請好友,並查看大家方便的時間,也能使用智慧搜尋功能,列出一段日期區間,讓 Howbout 尋找出大家的空檔,快速決定聚會時間,省去大量溝通成本。

Howbout shared calendar
Howbout 共享好友行事曆,讓用戶即可一次看見所有朋友的空檔。 (Photo Credit: Howbout)

比起 LINE 和 Facebook 群組先拉朋友進群,再討論活動聚會的使用流程,Howbout 則是顛倒了這套步驟,先讓用戶創建活動,再邀請朋友進入群組,社群的核心元素不是人,而是活動。因此用戶只要打開 Howbout,App 首頁並非一長串聯絡人,而是自己即將參與的每一場活動。

每場活動內建一個專屬聊天室,讓用戶聚焦在單一活動細節討論溝通,而不必在一個 LINE 群組裡討論多場活動或話題,Howbout 也把活動地點、時間、確定參加的成員等資訊放在每場活動的簡介中,減少參與者在 LINE 群組翻找記事本的時間。

Howbout chat room
Howbout 每個活動內建聊天室,群組成員可直接針對該場聚會討論時間、地點等細節。 (Photo Credit: Howbout)

迄今為止,Howbout 已擁有 30 萬用戶,涵蓋 125 個國家,並於今 (2022) 年募資 192 萬英磅,將用於擴展海外市場、雇用新員工。

「我們看到用戶從公共論壇環境轉向更私密、更精心策劃的空間,這些空間充滿了他們關心的人,Z 世代特別熱衷於這一新的社交浪潮。」投資 Howbout 的 ACF Investors 合夥人 Tim Mills 說道。

封閉社群崛起,用戶轉往私人、親密管道交流

相較於創建大量內容,例如 Facebook、Twitter 以「貼文」為主的社群功能,Howbout 則專注於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屬於近幾年興起的「封閉社群」範疇之一,也就是更加私密的社交網路平台。

根據全球網路指數 (GlobalWebIndex) 和社群媒體行銷公司 WeAreSocial 在 2019 年的研究指出,大多使用者傾向使用封閉通訊平台分享生活資訊,勝過在社群媒體發布貼文。

以下為封閉社群具備的 3 項特點:

1. 具有加入限制

封閉社群通常為邀請制、設有人數限制,像是 Discord 需要邀請碼、照片社群軟體 Locket 規定最多僅能加入 20 個好友等應用,皆需要一定門檻,不像是 Instagram、Facebook 具有公開個人首頁,或用戶能隨意追蹤好友等開放功能。

2. 親密、舒適的溝通空間

由於封閉社群設有加入限制,用戶可以一對一、面對一個特定群組對話,決定自己想交流、分享生活的對象,不再像過往直接張貼貼文在公開平台,給所有人查看。

3. 具備特定主題,匯集同溫層

有些封閉社群除了添加自己的親密好友之外,也聚集與自己擁有相同興趣的人,打造同溫層,例如 LINE 於 2020 年推出的社群功能,就有韓文自學、投資理財等不同主題群組。

Discord groups
封閉社群匯集具有相同興趣的用戶。 (Photo Credit: Discord)

「每個人都知道跨多個日曆、APP 查找日期多麼困難,Howbout 自動找到你的交友圈何時全部空閒,避免手動檢查的繁雜流程,我們的使命始終如一:『建立最簡單的方式讓朋友聚在一起』。」Neil Tanna 說道。

延伸閱讀:

新興社交媒體崛起!Poparazzi、BeReal、HalloApp 能否挑戰 IG、FB、TikTok 地位?

有邀請碼才可以加入!為何新創人士、企業家都在玩 Clubhouse?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文章來源:Meet創業小聚

作者:黃弈軒

訂閱電子報

最新文章

解鎖 AI 真正潛力!Google 69 頁 Prompt 秘笈公開,生產環境實戰指南

解鎖 Google 官方認證 Prompt 技巧!獲取 69 頁 AI 調教指南,掌握生產環境防呆設定、成本控制與人格設定實戰心法,附可下載 PDF 與案例模板

OpenAI.FM:OpenAI 推出的文字轉語音模型

OpenAI.FM 是 OpenAI 推出的革命性文字轉語音(TTS)模型,能生成高度自然的語音輸出,適用於有聲書、客服機器人、語言學習等場景。本文深入解析其技術原理、應用優勢及未來發展,帶你了解 AI 語音技術的最新趨勢!

Tanka: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團隊協作利器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團隊協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高效地溝通、共享知識、追蹤進度,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關鍵。為此,全球首款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通訊工具 Tanka 應運而生。

Gemini Code Assist 的全面分析

探索 Google 的 Gemini Code Assist,一款 AI 編碼助手,提升開發效率與程式碼品質。支援多語言與 IDE,提供免費個人版及付費企業版,適合初學者與專業團隊。立即了解其功能與優勢!

Google 推出 PaliGemma 2 mix

Google 於 2025 年 2 月 19 日推出 PaliG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