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名出色的老闆前,要先懂得如何「深度工作」?

不論在創業路上抑或是經營生意,作為老闆難免會遇上不少令人分心的瑣碎事務,諸如排山倒海的電郵、接踵而來的會議等,故一個人的專注力在當今世代便變得尤其重要。近年商業世界提出了「深度工作」(Deep Work)的概念,目的便是讓人找回專注力。

什麼是「深度工作力」?「深度工作力」是指對一項任務或目標的高度專注,以及如何快速地學習,以更少的時間來達到最好的成果的能力。提出這個概念的學者 Cal Newport 在其著作《深度工作力》中提到,一個人要達到個人巔峰的產出效率,其實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單一重要任務。換個說法,要在工作上取我重要成果,必先學會如何深度工作。那麼,老闆們該如何去培養深度工作力呢?不妨參考以下幾個方法:

1. 建立深度工作模式

與深度工作相反的是淺薄工作(Shallow Work),泛指那些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處理但卻收獲很少的工作,例如回覆 email、整理文件等重複性的、流程性的瑣碎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實沒有人可以完全逃離這些淺薄工作,關鍵在於怎樣建立深度工作的模式。

成功的企業家如 Microsoft 創辨人 Bill Gates,他選擇一年安排兩次時間作「思考週」(Think Weeks)到郊外過隱居生活,並嚴禁公司、朋友及家人等聯繫他。而透過獨居生活,讓他能夠從高度專注中培養創造性思考。

然而,這種與世隔絕的做法未必完全適用所有老闆。因此,老闆們亦可以嘗試透過「節奏式工作法」來提升其深度工作力,例如在固定時間執行固定的工作,把深度工作和處理雜項的時間分隔開,把每天工作的日程變成一種規律的「節奏」。

2. 改善專注力殘留問題

在資訊爆炸且人們專注力低落的時代,任何人在面對一天下來的工作和任務,會有很多需要與分心抗衡的時刻,非常容易出現「專注力殘留」的現象。意思即是當從 A 工作 轉移到 B 工作 時,人們的注意力並沒有即時轉移,心思仍然殘留在上一個工作,接下來的工作 B 的生產力和品質也會隨之下降。

深度工作不只是減少分心的事情,更是要訓練成對單一任務的專注。要提升深度工作力,先要學會不要讓自己工作被打斷的做法,並排除干擾。建議老闆們可以將最重要的任務,放在一天最早的時段,並避免在這時段之前做如查閱 email、整理文件等瑣事,有助減低專注力殘留的影響,從而提高生產力。

3. 做得多不如做得對

不少人會有「忙碌代表生產力」的信念,投放大量時間在工作上。事實上,《深度工作力》的作者 Cal Newport 指出,每當人們想嘗試做越多事情時,偏偏完成的則越少。因此,要訓練深度工作力更重要是掌握如何聚焦目標,透過減法,除去那些可以做但並非必須做的事情,才能夠集中精力在一個「對」的目標,獲得更實在的結果。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令人分心的事物之時代,Deep Work 不拘泥於工作的層面,更重要的是每個人怎樣透過這項能力,去應對人生中的各項課題。

面對壓力時,你又有哪些應對方法?歡迎到 Innopreneur Facebook 與大家一起分享!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K T

訂閱電子報

最新文章

解鎖 AI 真正潛力!Google 69 頁 Prompt 秘笈公開,生產環境實戰指南

解鎖 Google 官方認證 Prompt 技巧!獲取 69 頁 AI 調教指南,掌握生產環境防呆設定、成本控制與人格設定實戰心法,附可下載 PDF 與案例模板

OpenAI.FM:OpenAI 推出的文字轉語音模型

OpenAI.FM 是 OpenAI 推出的革命性文字轉語音(TTS)模型,能生成高度自然的語音輸出,適用於有聲書、客服機器人、語言學習等場景。本文深入解析其技術原理、應用優勢及未來發展,帶你了解 AI 語音技術的最新趨勢!

Tanka: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團隊協作利器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團隊協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高效地溝通、共享知識、追蹤進度,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關鍵。為此,全球首款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通訊工具 Tanka 應運而生。

Gemini Code Assist 的全面分析

探索 Google 的 Gemini Code Assist,一款 AI 編碼助手,提升開發效率與程式碼品質。支援多語言與 IDE,提供免費個人版及付費企業版,適合初學者與專業團隊。立即了解其功能與優勢!

Google 推出 PaliGemma 2 mix

Google 於 2025 年 2 月 19 日推出 PaliG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