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導師一反根深柢固要資深人員才能做導師的想法,讓職場新丁也能指導高層。這個新穎的概念其實早在1990年代未、互聯網開始盛行時便開始出現,當時跨國企業通用電氣前 CEO Jack Welch 已開始推行逆向導師計劃,讓年輕員工教導年紀較大的管理層如何上網、使用新科技。

趕上科技步伐
「資深的高層一定是什麼都會」的迷思早己打破,由以前以經驗為王的社會, 到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單靠經驗是不足夠的,還要與時並進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
就以社交媒體為例,若要了解年輕一代的顧客,便離不開玩社交媒體,但當學慬了玩 Facebook 並不代表趕上了潮流,因為更年輕的一早再已轉玩 Instagram、Snapchat,而且當中的功能更是一日千里,要追上這個發展的步伐並不易。
年長的人容易受制於過去的經驗、想法而影響他們對新觀念及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反年輕一代每天都在接觸這些新玩意,一玩便上手成為專家,想了解這方面問他們便是最直接、快捷的方法。

突破管理盲點
除了科技層面的知識,管理層亦可進一步跟年輕一代溝通。現今世代,無論是工作還是辦事都避免不了跟年輕一代有接觸,不管他們是以員工、合作夥伴,還是顧客的身份出現。
新舊兩代在溝通上很容易會出現問題,因為每代人的成長環境及經歷都不同,若以自己一代的標準去量度新一代,當中永遠都會有落差,亦會遇到令人不解的情況,例如為什麼新一代愛用 WhatsApp 請假、玩不同的社交媒體、看摸不著頭腦的影片等等。
逆向導師這個概念正正能讓新一代可直接跟管理層分享他們的想法,如時代觀點、潮流趨勢及社會發展,這樣直接的溝通不但能讓管理層了解新一代的處事方法,更能突破管理層的盲點,激發管理新思維。

增加歸屬感
年輕員工的高流失率往往是因為他們找不到要留下的理由﹐這問題令不少公司的人事主管頭痛,而逆向導師計劃卻能為年輕員工創造這個理由。
如果高層願意聽取年輕導師的意見,年輕員工便會感到受重視,工作亦會更積極、有士氣,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對公司所投入的時間、專業會被欣賞的,慢慢便會產生歸屬感。
此外,年輕一代雖然有很多的創意點子,但他們缺乏經驗卻是不爭事實,所以經驗豐富的前輩是年輕人仕途路上的良師,幫年輕人把創意點子變成實際、可行的計劃項目,令年輕人的創意種子有機會開花結果。
逆向導師對不少管理層來說是個創新的想法,這有別於一般以來是職位較高的指導職位較低的,但知識的傳遞從來都不分年齡階級,而且教授知識是雙向的,只要抱有學習的心態,不論是教還是被教的人,都能有所得益。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