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聖誕節,不少人都會選擇透過訊息向親朋好友送上祝福。不過,在手機還未普及的年代,人們要與無法見面的好友們說句「Merry Christmas」並不容易,只能透過親赴見面或打電話。因此,這句彌足珍貴的「聖誕快樂」啟發了英國軟件工程師 Neil Papworth,他想到除了打電話外,人們其實也可以透過簡短的文字來即時表達想法,於是便萌生了「文字訊息」的念頭,也即是 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的雛型。
在 1992 年的當時,大部分人溝通都是依賴以電話線接駁著的裝置,它只支持打出及接聽功能,並無法用來傳送短訊,其設計亦沒有可以輸入文字的鍵盤,故 Neil Papworth 便利用了 Vodafone 的 GSM 網絡,用電腦輸入一句「Merry Christmas」,再傳送到上司一部 GSM 手機 Orbitel 901 中,向其送上祝福,成為了世界上首則 SMS,打開了文字訊息發展的大門,改寫日後人們的通訊方式。

這一則「聖誕快樂」的短訊,讓人意識到電話不再只局限於語音通訊,更可擴展至用作文字溝通。不少電信商亦看準了 SMS 背後的龐大商機,紛紛投入技術發展,在 1995 年推出了 T9 預測輸入系統,加快了 SMS 訊息的傳遞。隨着手機的普及,短訊服務開始流行起來,有了 SMS ,人們可以透過短訊在聖誕節為摯愛獻上祝福,也讓無法見面的人能共同分享節慶的喜悅。
至於現時流行的通訊軟件 WhatsApp ,其實也是由 SMS 延伸出來的概念。當初 WhatsApp 成立的目的,同樣是希望藉著訊息與朋友們保持聯繫,並以免費的服務來改變原有 SMS 的收費模式,也變相讓說一句「聖誕快樂」變得越來越容易、方便。

大概誰也沒能預料當初的一句「聖誕快樂」,竟然可以促成了短訊的誕生,甚至顛覆了日後人們的通訊方式。不論是 SMS ,還是今天的即時通訊 app 也好,也是從解決生活上的痛點出發,透過創新、突破的技術不斷進化,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你認為 SMS 等通訊工具,在未來將會有怎樣的發展?歡迎到 Innopreneur Facebook 與大家一起分享!
趁著今個聖誕,發一則短訊給身邊的朋友吧!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K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