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使用 Instagram 習慣的用家來說,相信定必看過「link in bio」一詞。由於 Instagram 不支援在貼文加上網址連結,亦只容許在個人檔案放上一個 URL,故不少用家都只能用在 bio 的唯一一個連結,帶 followers 到相關的網站或平台。
新創公司 Linktree 成立於 2016 年,最初便看準了 Instagram 用戶們的痛點作為商機,希望透過產品來解決 Instagram 在 link in bio 上的限制。如今,Linktree已成為了眾多品牌、藝人、KOL、 influencers 以及創作者用來線上整合的平台,讓其他用戶可以透過自己喜歡的方式,無需透過搜尋引擎或單一入口網站,便可以直接透過連結到想去的地方。
簡單功能背後 承載着巨大潛力

Linktree 的獨特性是其簡單的設計。它沒有繁複的功能,專心為用戶製作網址整合服務。用戶可以透過 Linktree 更新其影片、電商、Blog 等多網站的網址,而 Linktree 會生成一專屬鏈結,如同一張「數碼卡片」。
早前,Linktree 於 宣布完成 B 輪募資,共籌得 4500 萬美金,並會將而此次募資的資金主要用作擴充團隊與產品開發,當中有不乏知名投資人投資,如曾投資群眾募資平台 Patreon 與社群聊天軟體 Discord的風險投資公司 Index Venture、前 LinkedIn 執行長 Jeff Weiner、 前 Slack 首席產品官 April Underwood等人,反映著其潛力驚人。
串連社交平台的需求增加

疫情之下,成為了 Linktree 業務成長的催化劑,社交媒體是人們互動的主要平台,但就品牌與企業的角度來說,如何串連這些平台發成為一大問題。至目前為止,Linktree 擁有約 1200 萬名用戶,人們花更多時間在社交平台及電商平台上,故其中三分之一的用戶數目是在近期內註冊的,意味著人們對相關串連不同社交平台的需求增加。
此外,Linktree 去年配合 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它容許用戶在可自己的 Linktree 頁面加入一幅 pop-up banner,並在上面寫著「立即行動」(Act Now)」的call-to-action 字句的按鈕。而當訪客點擊這個按鈕,便會被帶到去一個簡單的頁面,頁面上有關於捐款及參與平權運動活動的方法等,成功幫助相關籌款及活動取得成功。這個因意外而添置的新功能,吸引了不少相關的團體的注目,反映市場上對相關功能有需求,亦誓必成為了 Linktree 的另一新賣點。
Linktree 未來將面對什麼挑戰?
由於 Linktree 最初業務主要是依賴 Instagram ,故不少人曾提出,假如 Instagram 在日後推出相關功能,品牌就會失去價值或面臨重大挑戰。面對這樣的說法,創辦人 Alex Zaccaria 則表示 Linktree 實際上有超過四成流量不是來自 Instagram,而是 YouTube、Linkedin、Twitch 等平台,亦表明公司一直有與相關平台建立緊密的關係。
另外,市面上也有不少有著相似功能的新創公司出現,如 Beacons、ContactInBio 等 ,也同樣看準了 link in bio 的商機。面對市場競爭對手逐漸浮現,Linktree 希望在未來開發產品更多新功能以及數據分析的能力,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你有使用過 Linktree 的整合網址功能嗎?你認為 Linktree 的發展潛力會是如何?歡迎到 Innopreneur Facebook 與大家一起分享!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K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