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令許多消費者的購物和付款習慣改變,為了提供簡單和靈活的付款方式,有公司推出「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簡稱 BNPL) 支付平台,允許消費者以零利率分期付款購買商品。平台不會向客戶收取利息,其收入主要來自商戶費用和逾期還款費。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這種新興的支付模式,不少支付平台和金融服務公司爭相推出 BNPL 服務,例如 Affirm、Afterpay、hoolah、Klarna、Quadpay 等,吸引大量用戶。
「先買後付」現時在外國比較流行,不少年輕消費者都有強大的購物慾,但沒有足夠的金錢付清帳單,因此喜歡透過 BNPL 服務分期付款,而且當帳單被分拆成小款項時,他們會感覺支出變少了。Cardify 一項調查顯示,接近一半消費者使用「先買後付」的支出比使用信用卡多 10% 至 20%。即使零售商需要向 BNPL 平台支付手續費,它們能受益於更高的銷售額及顧客數目。
那麼,先買後付與信用卡分期付款有何分別?
「先買後付」平台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信用卡,其申請手續及門檻也比信用卡簡單,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或未能申請信用卡的人都可以使用,它的逾期罰款亦普遍較信用卡的逾期還款費用或利息低。不過,信用卡的簽脹額比「先買後付」的消費上限高,而且還款期可長達 60 個月,比「先買後付」的 3-4 個月還款期長。
來看看 BNPL 服務供應商的例子:
Klarna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是「先買後付」的領導者,它為客戶提供 3 種付款方式選擇:4 期付款 (Pay in 4)、30天付款 (Pay in 30 days),以及 6-36 月分期付款 (6-36 month financing)。此外,它擁有一套 AI 風險評分系統,判斷消費者的違約率及是否核准該項交易。
「北歐國家和德國普遍使用扣賬卡 (Debit Card) 購物,而且網上付款為顧客帶來風險,他們擔心如果無法收到貨品會沒保障。」Klarna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知道提供信用就是解決方法,不過商戶並未準備好作這個轉變,因此他和另外兩位聯合創辦人成立了 Klarna,為消費者提供信用的同時亦為商戶承擔風險。
Klarna 現時在全球 17 個國家擁有 9 千萬個活躍用戶和多於 25 萬個合作商戶,較知名的合作品牌包括 Adidas、ASOS、Etsy、H&M、Macy’s、Nike、Sephora、Spotify 等。
hoolah

hoolah 的總部設於新加坡,於 2020 年進入香港市場。其「先買後付」的服務讓顧客將賬單拆分三期免息付款,先支付三分一,然後在一個月和兩個月後還清款項,沒有額外手續費。hoolah 會按交易向商戶預付全數,商戶無需擔心收款進度。
「很多零售商戶都面對客戶放棄購物車的問題,我們因此於 2018 年推出 hoolah,將『先買後付』引入亞洲,幫助商戶改善棄單的問題,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易用、透明和能夠控制支出的方案。」hoolah 聯合創始人 Arvin Singh 表示,除了鼓勵顧客消費,平台也有責任教育用戶理性消費。「我們秉持『能負擔,也負責』(Responsible Affordability) 的理念,希望顧客可以投資於優質產品並過他們嚮往的生活,但同時要負責任地消費,避免負債。」
hoolah 的風險決策機制可實時評估用戶的財務狀況及消費目的,並判斷是否接受該筆交易。平台亦設有消費上限,上限會隨著用戶的還款紀錄和使用年期調整。與 hoolah 合作的商戶包括友和 YOHO、FITLAB、Go24 Fitness、Urban Coffee Roaster、Zenyum 等。
BNPL 會成為香港的趨勢嗎?
「先買後付」會否盛行,也視乎當地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的習慣。在美國,只有大約 50% 的 Z 世代擁有信用卡,加上當地的社交媒體經常吹捧消費主義,令 BNPL 大受年輕消費者歡迎。至於香港則有超過 90% 的 Z 世代擁有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支付已成消費者的習慣,因此香港消費者對 BNPL 的採用率會較外國緩慢,不過需求是存在的。Grantit 委託 Nielsen 的消費者支付行為研究邀請了 310 名 18 至 35 歲的香港居民進行調查,有 59% 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使用「無信用卡分期付款」這個新的付款方式,另外有 62% 的受訪者對申請新支付服務時的信貸審查感到苦惱。可見 BNPL 能迎合香港年輕消費者的需要,而且他們對新興支付模式持開放態度,相信「先買後付」平台會逐漸普及。
總結
「先買後付」為消費者具靈活性和低財務障礙的支付方法,顧客會更毫不猶豫地購物,有助提升商戶的銷售額。商戶可藉此擴大客戶群,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你會考慮引入「先買後付」服務嗎?歡迎到 Facebook 和我們分享一下!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Hu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