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接觸過設計工作的人都曾使用 Canva,這設計平台包含豐富且簡單的設計功能,簡直是非專業設計師的法寶!Canva 於 2012 年由 Melanie Perkins、Cliff Obrecht、Cameron Adams 在澳洲成立,並在 2018 年躍身成為獨角獸,至今年三月全球已有超過 7500 萬名用戶,估值達 400 億美元。
你知道如此赫赫有名的獨角獸企業,當初是由一位 19 歲的少女所創立,而且是因為風箏衝浪 (Kitesurfing) 一項運動而誕生的嗎?現在就認識一下 Canva 的創業故事!
從 Microsoft、Adobe 的複雜看見商機
在 Canva 出現之前,其實 Melanie 創立了名為 Fusion Books 的線上設計公司。當時 19 歲的她正就讀大學,同時教導同學使用設計軟件以賺取一點收入。她發現很多同學都認為 Microsoft、Adobe 等設計軟件十分複雜,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理解各個按鈕的功能,啟發到她去想:「未來的設計工具要在線上操作及容許共同編輯,而且比現時的工具簡單得多。」

於是,Melanie 與男友 Cliff (現在的丈夫) 一起實現創業夢,在 2008 年推出 Fusion Books 小試牛刀,提供線上設計平台讓學校輕易地製作校刊 (Yearbook),並將設計好的校刊印刷出來。Fusion Books 在第一年獲得 16 間學校的生意,這數字亦越滾越大,令它成為了一間穩定獲利的公司,同時為後來的 Canva 奠定基礎。

為吸引矽谷投資者學習風箏衝浪
在 2011 年,兩人在珀斯 (Perth) 的創業活動中遇上矽谷 (Silicon Valley) 的創投大師 Bill Tai,短短五分鐘的聊天彷彿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窗戶。Bill 把自己的聯絡資料發了給 Melanie,並說如果她有機會去矽谷,會與她見面。Melanie 在幾個月後飛到美國三藩市 (San Francisco) 與 Bill 會面,向他講解「出版的未來」(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的理念,她亦經過 Bill 的介紹認識了 Google Maps 及 Goole Wave 的開發者 Lars Rasmussen,Lars 十分喜歡 Melanie 的理念,並提出幫助她篩選團隊人才。Bill 後來亦表示,如果 Melanie 能建立穩固的技術團隊,就會願意投資。
Melanie 和 Cliff 尋找投資者和人才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當時很多人都因為對他們的理念沒有信心而不願投資,而且見過多位工程師都被 Lars 認為不適合,令 Canva 創業計劃停滯不前。不過 Melanie 沒有放棄,她知道 Bill 是狂熱的風箏衝浪者,並會定期舉辦名為 MaiTai 的會議,那會議聚集了企業家、投資者和風箏衝浪愛好者。為了擴大人脈和吸引更多投資者,Melanie 決定投其所好,拉了 Cliff 一起學風箏衝浪。

風箏衝浪把我嚇壞了,在寒冷和有鯊魚出沒的水域學習風箏衝浪並非愉快。但我希望讓 Canva 起步,所以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不便。
Melanie Perkins
在 MaiTai 會議中,Melanie 向參加者介紹了 Canva,成功吸引到一些投資者的興趣,後來更在 Lars 的幫助下認識了兩位 Google 前員工 —— Cameron Adams 及 Dave Hearnden,他們分別成為了 Canva 的技術聯合創辦人和技術總監,Melanie 終於有自己的技術團隊了!

在團隊的努力下,Canva 於 2013 籌得 300 萬美元的種子資金,並在同年 8 月推出平台。現在無論是製作海報、簡報、名片還是社交媒體帖子等,Canva 都是人們必選的設計工具。

延伸閱讀:Start-up 第一筆資金應該怎樣找?
成立 Canva Foundation 回饋社會

Canva 採用免費增值 (Freemium) 的商業模式,供所有人免費使用基本的功能與素材,如果要使用進階的功能和更豐富的素材,就需要付費訂閱 Canva Pro 方案,或透過 Canva 團隊版方案與團隊共同製作。
平台推出後急速發展,用戶每年不斷增加,有報導亦指出 85% 的 Fortune 500 公司都使用 Canva,其團隊已擴展至馬尼拉、北京、倫敦等地。Canva 於 2020 及 2021 年分別籌得 6000 萬美元及 2 億美元資金,更於 2022 年收購倫敦數據可視化初創公司 Flourish,讓用戶以更吸引和易理解的方式呈現複雜的信息。團隊計劃在未來推出網站設計功能,甚至允許用戶購買網域名稱 (Domain),還會開發新的影片編輯器及離線模式。

Melanie 表示 Canva 有兩個目標:一是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二是盡其所能做更多好事。公司已加入慈善項目 Pledge 1%,慈善行動包括為超過 130,000 間非營利組織提供免費 Canva Pro 訂閱計劃、每年分配超過 45,000 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間、推行「One Print, One Tree」種樹計劃等。此外,Melanie 和 Cliff 承諾將他們大部分的股份捐到 Canva Foundation,幫助解決世界上各種挑戰。

總結
由經營 Fusion Books 到創立 Canva,Melanie 都花了不少汗水,除了應對多個投資者的拒絕,還挑戰風箏衝浪以融入 MaiTai 參與者,這項新挑戰為她打開了一道大門。現在,Canva 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設計工具,而企業對社會的貢獻亦十分值得欣賞。
你從 Melanie 的創業故事中得到什麼啟發?除了設計工具,還有哪些產品適合採用 Canva 的商業模式?歡迎到 Facebook 和我們分享一下!
延伸閱讀:Unsplash 別樹一格賺錢模式可能是香港 Startups 需要的靈藥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Hu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