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衣」貴為「衣食住行」中的其中一環,但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平時穿的衣服呢?商家開店做生意總想保持一點神秘感,不會把自己的底牌如貨源、定價策略展露於他人眼前,但對於較有社會責任意識的新一代消費者,商家打「透明價格戰」或會更能突圍而出。
傳統以來,商家都會把自己產品的成本定價保密,這樣一來是怕同行會知道自己的定價策略,二來是怕消費者知道產品的利潤空間有多大,擔心他們會因要價太高而打消購買意慾。
所以現時消費者只知道產品的定價,而產品的成本就要留給他們自己去猜想,這導致他們可能會買到品質跟售價不成比例的產品,或是間接支持了生產這些產品的血汗工廠。
有見及此,外國有新興的服裝品牌如 Everlane、honest by.、Oliver Cabell 等,反其道而行,給消費者提供完全透明、公開的服飾資訊,把消費者想知的、應該要知的都告訴他們,開創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

定價透明化
以美國時裝品牌 Everlane 為例,了解到新世代的消費者想知道所買產品的資料更多,Everlane 在自己的官網上,清楚例明衣物的每項成本及所賺的盈利。以一條牛仔褲為例,所用的牛仔布、鈕扣及拉鍊,甚至裁剪的人工費及物流費,都會明碼實碼標出來,讓顧客一目了然。
這家以網店起家的品牌由於跳過中間分銷商的成本,把產品直接買給消費者﹐所以可以把產品的價錢定高於只是成本的一倍,這有別於一般服裝品牌會把價格定於高於成本的五、六倍。從生產到銷售,品牌公開每個成本,定價策略,從一開始就避免標價虛高,因此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令品成功於7年間由網上走到線下,分別在紐約及三藩市開設了實體店。

生產過程透明化
消費者在買衣服時大多只會考慮衣服是否稱身、便宜,但所謂的便宜時裝背後,可能是在欺壓一批在第三國家的工廠工人,他們要在惡劣的環境工作、每天要工作十多小時; 又或是生產過程中不斷排出污染物,破壞環境,所以生產一件衣服的背後可能要犠牲環境及工人的安全。
這是紡織業一直為人咎病的問題,所以一般時裝品牌都甚少會提及,但 Everlane 卻會在自己的網址上分享跟它合作的工廠故事,讓消費者了解是怎樣的工廠生產他們所買的產品,讓他們在購物時能負上自己的社會責任,還能實際幫到其他世界人及環境。

標榜着「極致透明」的理念是 Everlane 成功的主要原因,所以即使品牌的產量是貴精不貴多,而且款式走簡單經典路線,但仍深得一班消費者的擁戴,品牌曾試過在推出1,500 T恤時,於5日內已全被訂購並吸引了60,000人加入等候名單排隊買新貨。
新一代的服裝消費觀在轉變,消費者以前會較著重品質上的需要,現在同時還會考慮到自己的社會責任,而像 Everlane 這些品牌著重透明度的策略,正正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購買理由,讓消費者所花的每一分錢,都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