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人們習慣用不同通訊軟件如: WhatsApp、Messenger 以及近期的 Signal 等作日常溝通之用。但相信不少人在傳發訊息時,都曾希望快點看到對方想說什麼,可惜現時大部分即時通訊 app 最多只能看到「對方正在輸入訊息」的提示,亦需要等待對方把說話輸入完才可以收到訊息。「 Honk」的出現,聲稱打破傳統通訊軟件的限制,帶來前所未有的即時聊天體驗,它是如何辦到的?
從年青人生活習慣出發 瞄準 Z 世代市場
Honk 名符其實以 Z 世代(Generation Z,Gen Z)為目標對象,註冊年齡僅提供 13-21 歲作選項,但凡超過 21歲,系統一律會自動顯示為「21+歲」。
要打入 Gen-Z 市場,必須要洞悉他們使用電話的習慣。根據 2019 年 SnapChat 公布的 Z 世代調查,發現有八成受訪者表示把生活重心都放在智能電話上,可謂「機不離手」。由於 Z 世代成長的年代正值互聯網、即時通訊、SMS、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誕生時期,他們深受科技影響,發展成自有一套的價值觀、自我認同,甚至是社群媒體及通訊的方式,例如比起直接打電話溝通,他們更偏好文字訊息。有見及此,Honk 的開發初衷便是針對 Z 世代那種「不想等待」、「有話直說」的心態,以文字形式,打造如同真人聊天體驗,滿足他們的通訊需求。

Honk 是什麼?它與其他即時通訊軟件有什麼不同?
Honk 是 app 開發商 Los Feliz Engineering(LFE) 於去年底推出的新興通訊軟件,讓用家直接看到對方正在輸入的文字,連停頓、打錯字也一一即時呈現,應用程式上只有兩個對話框,更沒有「傳送鍵」,務求打造一個如同真人對話的聊天體驗。
除了即時顯示用家輸入的文字,Honk 在開發時借鑒了 Snapchat 和 Messenger 上的「閱後即焚」(Vanish mode)概念,並以新的形式呈現。在 Honk 的 app 上,每次僅會呈現一則訊息,並設有每則 160 字元的字數限制。而與一般通訊軟件不同,Honk 不會保留一段長時間的對話紀錄,而用戶必須要將前段訊息清除,才可以輸入新的文字,而所有句子只要打出來就會馬上被對方看見,如同文字版的真人聊天。

Honk 除了可以傳送文字,也可以傳送 emoji 及圖片等,而 Honk 更特別設計了一「呼叫」鍵,如果用戶希望引起對方注意,只要「Honk」他,對方就會收到通知,即時在線展開對話。另外,Honk 亦為年青人喜歡用來溝通的 emoji 加入了有趣的特效,只要按下想要傳送的 emoji,聊天室就會出現「 emoji 滿天飛」效果,亦可以自行設定 「magic word」,每當用家輸入相關字句,便會自行引發 emoji 特效,互動性十足。
另外,有趣的是,當人們以為這款即時通訊 app 不適合用來談公事,但創辨人 Benji Taylor 卻是用它來談成投資。
Honk 的下一步會是?
自 Honk 於去年十二月正式推出服務時,旋即在 Twitter 上獲得超過 55 萬的轉發訊息,更獲得眾籌平台 AngelList 共同創辨人 Navel Ravikant、Product Hunt 創辦人 Ryan Hoover、Gumroad 創辦人 Sahil Lavingia 及風險投資公司 Chapter One 創辦人 Jeff Morris Jr.等多個創業界資深人士來投資。
由於目標用戶註冊人數超於團隊預期,目前團隊專注於產品開發,未來希望可以提供 Group chat 功能,更預告 app 會盡快在 andrioid 平台上架,以拓展 Z 世代市場的版圖。雖然 Honk 現時主要用戶仍是要青年人為主,但仍令人期待這種新通訊模式日後會否取代現時的通訊 app,改變人們的溝通模式。
你會想使用 Honk 的「零時差」即時通訊功能嗎?你認為 Honk 的發展潛力會是如何?歡迎到 Innopreneur Facebook 與大家一起分享!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K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