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過程中,面對壓力是每個初創企業家、CEO 的必經階段。為了確保公司的營運順利,老闆經常需要承受來自多方的壓力。外國更有研究指出,初創企業的領導層遇到身心靈健康的問題比一般人高出 10 倍。面對各種壓力、挫敗感來襲,老闆們可以怎樣透過提升自己的「復原力」來面對挑戰?
常言道創業難守業更難,一間初創公司能否運行下去,領導者的心理質素成為了關鍵。曾在國際知名企業如 Google、eBay 及 J.P. Morgan 等擔任過員工心智訓練負責人的 Rich Fernandez,為個人提升「復原力訓練」提出了以下秘訣:
1. 練習靜觀能力,從壓力中復原

近年,不少科學研究均發現靜觀(Mindfulness ),可以有效地增強人的情緒管理能力,從而幫助舒緩壓力,Google、Facebook 等也將這項心理訓練帶到企業裡。而靜觀是指人們專注當下並察覺環境變化的能力,藉此讓人有更清晰的思維,甚至可以改變對看待事物的觀點。市面上不同的靜觀、冥想工具,適合老闆們定時作靜觀練習,例如可以透過一個長、短呼吸的練習,專注在空氣進入和離開身體時的感覺,覺察每次長、短呼吸時的經歷和感受,從而提升集中力,有效地應對壓力,以及改善其復原能力。
2. 分類你的認知負載

所謂「認知負載」,便是大腦應付資訊時的承載力。作為領導角色,老闆在工作上同時作很多決定,若大腦不能 multi-task 處理多方資訊,變相會產生很大壓力。因此,老闆可以將這些負載能力「分類」。就像電郵的收件匣,會自動把不同類別的郵件分到不同子收件匣中,老闆們可以將各種資訊和工作先行分類,再以不同比重的注意力來處理這些工作,並盡量維持一段時間只做單一類型的工作,從而減少在不同類型工作之間的轉換時,大腦需要額外付出的注意力成本。
3. 轉移壓力來源
轉移壓力來源,並不是代表是要逃避或否認壓力,而是拉開與壓力情緒的距離,從體驗、感受壓力的角色轉移至壓力「觀察者」的角色,能夠較容易以一個「客觀」身份來管理壓力。如用 App 來統計自己的專注時間周期,如發現自己的注意力正下降,可以適時休息,從而有效提升個人的復原力。
創業時常會遇到不確定性,故老闆能夠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從工作上「自我復原」的能力,將會是當今成為一個領袖的必備條件。
面對壓力時,你又有哪些應對方法?歡迎到 Innopreneur Facebook 與大家一起分享!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K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