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準確率高達 90%!TrashBot 推 18 萬元 的 AI 垃圾桶,讓消費者「無腦」丟垃圾

丟回收時,我們已經習慣依據寶特瓶、紙類、鐵鋁罐這樣的分類方式,但當中的細節其實非常多,比如說同樣都是餐盒,某些蛋糕紙餐盒可以回收,木片餐盒卻不可回收;廢棄輪胎可以回收,但是輪胎內胎就不可回收⋯⋯消費者以為自己確實做到回收了,其實後續還要靠專業人士進行二次分類。

美國新創 CleanRobotics 看到這個狀況,打造了 AI 垃圾分類機器人 TrashBot,讓你直接「無腦」丟垃圾:只要將垃圾丟進 TrashBot,TrashBot 就能自動判別該垃圾是否屬於可回收類別。根據 CleanRobotics 官網的數據,手動分類垃圾的正確率只有 30%,也就是說 10 個落入回收桶內的垃圾,只有 3 個是可以確實被回收的,而 TrashBot 可以將這個正確率提升到 90% 以上。

近期 CleanRobotics 也獲得由新濠國際發展有限公司領投,SOSV/HAX、Undivided VC 和 Longmont Evergreen Opportunity Fund 的 450 萬美元 A 輪募資。

CleanRobotics TrashBot
美國新創 CleanRobotics 打造垃圾分類機器人 TrashBot,讓你不用思考如何回收,垃圾桶就自動幫你回收。 (Photo Credit: CleanRobotics)

TrashBot 讓丟回收要做的真的只有「丟」

回收率低落的原因之一,是可回收垃圾受到食物殘渣的污染所致。

一口喝完咖啡後,充滿咖啡漬的杯子如果丟入回收桶,回收場人員可能因為咖啡杯受到咖啡殘渣汙染,而手動將其歸納為一般垃圾處理,導致許多我們以為可回收的物品,還由回收場人員進行二次分類。

「如果站在一個垃圾桶前,還要思考兩分鐘,再扔下手中的垃圾,無疑是愚蠢並且浪費時間的。」CleanRobotics 的共同創辦人 Tanner Cook 和 Charles Yhap 認為回收效率低落的問題,來自於大眾並不清楚回收規則。

為了省去二次分類的功夫,讓那些丟入回收箱的物品可以直接進入回收場,機械工程背景的 Tanner Cook 認為應該讓機器人去處理枯燥、骯髒的回收工作,而且因為機器人是自動化的,所以能夠比人們更快、更準確地回收。

TrashBot 於是結合影像辨識器、機器人技術以及演算法和 AI 系統,當使用者丟入物品後,垃圾桶蓋會自動關閉,攝影機和秤重機器就會偵測物品的外觀及測量重量,判定物品是否有液體,以及決定是否需要倒掉液體,接著按照物品外型進行分類,並將其轉移到回收、廚餘或是垃圾的內部分類桶裡。

CleanRobotics TrashBot
TrashBot 結合影像辨識器、機器人技術以及演算法和 AI 系統,當使用者丟入物品後,TrashBot 就會偵測物品的外觀,並按物品類型進行分類。 (Photo Credit: CleanRobotics)

最後垃圾的數據會傳輸到 TrashBot 的雲端系統,以利在垃圾快滿時,通知 TrashBot 的車隊來運垃圾,或是檢測內部的骯髒程度,以簡訊或電子郵件向 CleanRobotics 發出待清洗的通知。

使用 TrashBot 和一般垃圾桶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一次只能丟一個垃圾進去,機器人才能辨識垃圾材質,這也是 TrashBot 目前基於成本考量的限制。Charles Yhap 表示,如果丟入的物品是同類別的,比如說皆可回收,那麼即使一次丟入兩樣物品,TrashBot 也可以識別,如果需要同時識別兩種不同類型的物品,技術上其實已經可行,然而產品的成本就會增加,因為機械臂費用過於昂貴。

目前,TrashBot 的 AI 可以將垃圾分類為 110 個不同的類別,分類準確度達 98%,高於一般人的分類準確度。

CleanRobotics TrashBot team
Tanner Cook (右二)、Charles Yhap (左三) 推出的 TrashBot,可以將垃圾分類為 110 個不同的類別,分類準確度達 98%。

1,500 美元起跳的垃圾桶,仍受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客戶信賴

CleanRobotics 針對的主要是 2B (面向企業) 的客戶,目前 TrashBot 已經在美國、澳大利亞的機場、企業、大型購物中心、體育場使用。針對現有客戶,CleanRobotics 表示 TrashBot 能為企業減少達 50% 的垃圾處理費用,今年也已經協助處理約 417 噸的回收,減少 1,111 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然而要入手一台 TrashBot 錢包得夠厚,一台 TrashBot 要價 1,500 美元至 6,000 美元 (約新台幣 4.5 萬~18 萬元) 不等,面對高昂的回收價格,美國非營利組織「Recycle Across America」認為,只要在垃圾分類桶上張貼清楚的標示就可以解決問題,無須倚賴機器人。

面對質疑的聲音,卻還是有企業願意買單的原因可根據國家分為三點:

1. 美國:回收法規日趨嚴苛

將回收物送往中國是美國運行 20 幾年,一種便宜又方便的回收處理方法,但為防止污染持續發生,中國於 2018 年頒布禁止進口他國回收物的「國劍政策」,導致回收工作必須在美國國內完成。為防止缺乏回收意識的民眾隨意回收,美國的回收法規嚴苛,一旦發現可回收的物品被當成一般垃圾處理,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2. 澳洲:抵免稅收

在澳洲回收物品就可抵免稅收,看準機場、百貨公司等大型營業場所,「既然無法制止民眾亂回收,不如好好利用回收物」的心態,CleanRobotics 才會選擇發展澳洲市場。

3. 中國:因地制宜的垃圾桶

因為看到「上海垃圾分類條例」出來後,在中國掀起的「家庭回收桶」龐大商機,所以 CleanRobotics 也預計與投資人 SOSV/HAX 一同針對中國客戶,尋找合適的生產商,以大規模量產試圖壓低成本,並在今年底在中國推出成本更低的家庭垃圾桶。此外,為因應中國各城市各異的回收規則,CleanRobotics 也將根據不同的回收規則,設計出可以回收更多品項的 TrashBot。

台灣 iTrash 供 24 小時垃圾收集與資源回收服務

台灣新創晧揚環境科技公司打造的 iTrash 智慧垃圾回收整合服務站,也是在解決「丟垃圾」的問題。iTrash 結合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收集三種功能,提供民眾 24 小時垃圾收集與資源回收服務,一個 iTrash 可容納 200~250 戶家庭一天的垃圾量。

與 TrashBot 不同的是,TrashBot 存放的為百貨公司、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中,民眾隨手丟棄的垃圾,iTrash 則是一般民眾的家庭垃圾,也因此 TrashBot 是向百貨公司、機場收取機器費用,iTrash 則以合作方式將機器放置於北市的連鎖賣場,並結合悠遊卡支付功能,以秤重的方式向丟垃圾的民眾收取費用。

目前台灣因為回收法規並不嚴苛,回收規則雖然繁複但全國統一,所以如果要複製 TrashBot 的模式,以「避免法規」、「落實回收」等理由說服百貨商場、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花費 10 幾萬購買回收機器,製造話題的目的應大於回收效益。

即便如此能期待的是,未來 iTrash 等類似的回收服務,能擴散至全台,並且研發出更細緻的回收方式,例如將寶特瓶細分為可回收的寶特瓶與屬於一般垃圾的塑膠薄膜,讓貫徹回收的美意能徹底落實。

iTrash in Taiwan
晧揚環境科技公司打造 iTrash 智慧垃圾回收整合服務站,提供民眾 24 小時垃圾收集與資源回收服務。 (Photo Credit: 陳映璇)

延伸閱讀:

把「裸買」帶進社區!環保品牌 Slowood 推動香港消費者實踐零浪費生活

廚餘可以變首飾?香港社企 Ways Out 與年輕媽媽同行,透過「轉廢為寶」推廣環保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文章來源:Meet創業小聚

作者:溫于萱

訂閱電子報

最新文章

解鎖 AI 真正潛力!Google 69 頁 Prompt 秘笈公開,生產環境實戰指南

解鎖 Google 官方認證 Prompt 技巧!獲取 69 頁 AI 調教指南,掌握生產環境防呆設定、成本控制與人格設定實戰心法,附可下載 PDF 與案例模板

OpenAI.FM:OpenAI 推出的文字轉語音模型

OpenAI.FM 是 OpenAI 推出的革命性文字轉語音(TTS)模型,能生成高度自然的語音輸出,適用於有聲書、客服機器人、語言學習等場景。本文深入解析其技術原理、應用優勢及未來發展,帶你了解 AI 語音技術的最新趨勢!

Tanka: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團隊協作利器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團隊協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高效地溝通、共享知識、追蹤進度,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關鍵。為此,全球首款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通訊工具 Tanka 應運而生。

Gemini Code Assist 的全面分析

探索 Google 的 Gemini Code Assist,一款 AI 編碼助手,提升開發效率與程式碼品質。支援多語言與 IDE,提供免費個人版及付費企業版,適合初學者與專業團隊。立即了解其功能與優勢!

Google 推出 PaliGemma 2 mix

Google 於 2025 年 2 月 19 日推出 PaliG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