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平台 Zumper 推短租服務,滿足疫後彈性及遊牧生活的需求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留在現在居住的地方,還是到不同城市遙距工作?疫情使全球企業步入數位轉型,越來越多公司推行遙距工作,亦有公司容許員工到世界各地一邊旅行一邊工作。有見更多人選擇遷移到不同城市工作,美國網上租屋平台 Zumper 推出短期房租服務,滿足「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 的需求。

Zumper 是什麼?

(Photo Credit: Zumper)

Zumper 是為租戶和業主而設的平台,讓用戶搜尋出租房屋/房間/公寓、安排視察單位及提交租賃申請,它於 2012 年由 Anthemos Georgiades 和 Russell Middleton 創立。平台的概念是 Anthemos 就讀大學二年級時所產生的,由於當時學校未能提供宿位,他需要另覓住宿。Anthemos 發現尋找住宿的過程非常痛苦,人們會在物業管理辦公室門外搭帳篷過夜,以等待辦公室開門後第一時間查看最好的選擇。

最令人困擾的是,物業經理會時常會因有其他客戶希望租住同一個單位而將報價提高 20%。這種交易模式缺乏透明度和效率,Anthemos 認為:「租金是人生中最大的開支,但租屋為何不是像買車或叫 Uber 般有高透明度的機制,並點擊一下就能進行交易呢?」這是他多年前已看到的問題,於是決定成立 Zumper,讓人輕鬆快捷地租屋。

Zumper 於 2021 年在應用程式加入訊息功能,方便租戶與業主即時聯繫。 (Photo Credit: Zumper)

Zumper 不僅讓租戶更容易地搜索房屋和取得實時更新,還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包括營銷和租戶篩選等,讓他們不需靠房地產經紀人也能將單位租出。平台每月平均有 700 萬個用戶,由成立至今共籌得 1.78 億美元資金,成為增長最快的房地產初創公司之一。

延伸閱讀:為何電商平台 Amazon 要推出虛擬旅行體驗服務 Amazon Explore?

推短租服務滿足後疫情需求

Zumper 一直主打長期租賃,短期租賃只佔業務的一小部分。不過由 2021 年開始,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租戶尋找更靈活的選項,例如按月或混合形式的租賃。根據 Zumper 在 2021 年的調查,接近一半用戶會留在一個單位 2 至 6 個月,亦有 74% 人表示他們每年會選擇一至兩次按月租賃,可見短期租賃需求旺盛。而 2022 年的調查顯示,除了游牧生活,有更多人在會在搬家或家中裝修時利用短期租賃來解決短暫的住宿需要,同時有部分人會因旅遊工作而選用這種租屋形式。

雖然短期和彈性租賃的需求有所增長,但市場未能滿足這些需求。Zumper 在 2021 年的調查發現,近 50% 人表示他們不確定可以從哪裡找到月租,亦有月租者抱怨傳統度假租賃網站的收費對於租住時間較長的人太高。由此可見,市場需要一個迎合這些租房者的平台,而 Zumper 正正看準了這個商機。

「我們的用戶希望更有彈性地生活,有些人想游牧,有些人想在找個地方長住之前先體驗不同的社區。」有見及此,Zumper 今年在由創投公司 Kleiner Perkins 牽頭的 D1 輪融資中籌得 3000 萬美元,幫助平台增加產品,以滿足尋求短期租賃的人。

除了潮流引領者和數位遊牧,我們也為越來越多尋找臨時住屋的外籍勞工提供解決方案,例如旅行護士、建築工人、災難應變團隊等。我們的用戶能幫助他們遷到的社區和城市蓬勃發展。

Zumper 體驗總監 Shalin Amin

平台至今己增加了超過 50 萬個短期租屋的選項,Kleiner Perkins 合夥人 Ilya Fushman 表示:「Zumper 打造了現代、具有彈性及成本效益的體驗,讓人找到最佳的居住地方。」他亦形容 Zumper 為第一個在人們想要的地區提供年度、按月和夜間租賃選擇的房地產市場,「現今的租戶着重流動性、彈性和高質素的軟件體驗,而 Zumper 都能提供這些。」

被問到服務會否與 Airbnb 重疊,Anthemos 認為雖然有部分服務相似,但兩者的望攻的市場並不相同 —— Zumper 主要幫助人們找到住所,大多數用戶都會入住一至六個月;Airbnb 則主要幫助旅客找地方留宿,他們通常都是入住幾天至數星期。

總結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模式,令更多人選擇更有彈性地生活或成為遊牧民族。Zumper 看準了這個趨勢擴展業務,滿足人們對短期租賃的需求,亦使企業錄得雙位數的營收年增率。不過,平台現時主要涵蓋美國,有望將來可發展至其他地區,甚至打入亞洲市場。

在後疫情時代,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都有所改變,而這些新趨勢往往都為企業帶來新機遇,因此很值得關注。你認為短期住宿是短暫的熱潮,還是會成為未來大趨勢?歡迎到 Facebook 和我們分享一下!

延伸閱讀:

遠距辦公的進階版!「非同步辦公」實現了工作生活上的平衡,但風潮能持續多久?

設辦公室?Hybrid Office?還是索性永遠 WFH? 探討疫情後的工作模式

※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Hunger

訂閱電子報

最新文章

解鎖 AI 真正潛力!Google 69 頁 Prompt 秘笈公開,生產環境實戰指南

解鎖 Google 官方認證 Prompt 技巧!獲取 69 頁 AI 調教指南,掌握生產環境防呆設定、成本控制與人格設定實戰心法,附可下載 PDF 與案例模板

OpenAI.FM:OpenAI 推出的文字轉語音模型

OpenAI.FM 是 OpenAI 推出的革命性文字轉語音(TTS)模型,能生成高度自然的語音輸出,適用於有聲書、客服機器人、語言學習等場景。本文深入解析其技術原理、應用優勢及未來發展,帶你了解 AI 語音技術的最新趨勢!

Tanka: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團隊協作利器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團隊協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高效地溝通、共享知識、追蹤進度,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關鍵。為此,全球首款搭載 AI 長期記憶的通訊工具 Tanka 應運而生。

Gemini Code Assist 的全面分析

探索 Google 的 Gemini Code Assist,一款 AI 編碼助手,提升開發效率與程式碼品質。支援多語言與 IDE,提供免費個人版及付費企業版,適合初學者與專業團隊。立即了解其功能與優勢!

Google 推出 PaliGemma 2 mix

Google 於 2025 年 2 月 19 日推出 PaliGemma...